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年鉴材料(2018)

      长:刘中民 

  党委书记:王华 

      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 

  邮政编码:116023 

      话:0411-84379163 

      真:0411-84691570 

  电子信箱:bgs@dicp.ac.cn 

      址:http://www.dicp.cas.cn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3月,当时定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1950年,更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1952年转属中国科学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1961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197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2018年,大连化物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办院方针,以“率先行动”计划为统领,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进展。 

  大连化物所设有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共设置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低碳催化与工程、节能与环境、燃料电池、储能技术、氢能与先进材料、生物能源、太阳能、海洋能、能源基础和战略、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等11个研究部;设有催化基础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设有化学激光、分离分析化学、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航天催化材料等四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设有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设有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精细化工研究室和生物技术研究部等多个研究室。另外,大连化物所还与国外著名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联合设立了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德催化纳米技术伙伴小组、中韩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和DICP-SABIC先进化学品生产研究中心等十几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大连化物所牵头筹建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在交流评议中获得优秀,“大连相干光源”通过验收。 

  截至2018年底,大连化物所共有在职职工1061人。其中科技人员739人、科技支撑人员214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19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59人。 

  共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8人,青年入选者16人(新增2人);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入选者3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新增2人)。 

  大连化物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904人(其中硕士生326人、博士生578人),在站博士后172人。 

  2018年,大连化物所共有在研项目796项(包括新增项目329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项(新增3项)、面上项目141项(新增4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项(新增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6项(新增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2项(新增6项);主持(或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和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1项(基金委);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35项(新增19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7项(新增0项)、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6项(新增2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550项(新增255项)。 

  2018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通过验收并正式运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揭示真核生物RNaseP催化底物tRNA前体切割成熟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首次观测到H+HD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相关成果均已发表在Science上;化学链合成氨、生物合成碳氢化合物、太阳能光催化、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新疆天业成功签署“年产60万吨合成气制乙醇专利技术实施许可合同”,标志着我国合成气制乙醇技术迈入了大规模工业化时代;甲醇制烯烃投产装置达到13套,新增产值760亿元/年;20万吨/年催化汽油固定床催化吸附脱硫装置开车成功,生产出符合国V标准的汽油;镁/海水燃料电池搭载“探索一号”科考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实现国际上首次万米深渊试验;我国首架锂硫电池驱动大翼展高空无人机首飞成功;成功研制出国际上第一台457nm激光为激发光源的短波长手性拉曼光谱仪;长寿命铅炭电池储能应用示范系统投入运行;快速检测分析仪器首次进入反恐和深海智能装备技术领域;成功获批中科院航天催化材料重点实验室,化学激光、燃料电池均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发表SCI论文1064篇,专利申请1519件,授权586件。获得各级科技奖励20余项,其中省部级奖励8项,“煤基乙醇技术”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 

  2018年,大连化物所院地合作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与延长石油建成西安洁净能源(化工)研究院,加快我所成果在延长石油产业化进程;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科源产业基金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拓展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推进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与张家口共建“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能源小镇”,与大同市共建“大同转化基地”,与六盘水市共建“煤化工技术转化基地”。截至2018年底,该所在册持股企业共30家,其中控股7家,从事科技开发人员359余人。2018年度,该所持股企业营业收入总额10亿元,净利润总额1748万元。 

  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2018年,大连化物所组织召开储能与创新联盟年会、洁净能源高端论坛等6次大型国际会议,478人次来访交流,294人次出访参加国际学术活动,30余个国外公司来访,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大连化物所是中国化学会的会员单位,负责编辑出版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催化学报》,英文刊)、《能源化学(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和《色谱》三种学术期刊。《催化学报》和《能源化学》SCI影响因子分别位居SCI收录中国化学类期刊的第二名和第三名,《色谱》中信所影响因子在中国化学类38种核心期刊中排在第二位,《催化学报》和《能源化学》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色谱》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撰稿人:李振涛、于瀚祥   审稿人:毛志远)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