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国河获选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11月5日,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6部门发布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及先进事迹,我所沙国河院士获此殊荣。

  “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至今已举办4届,每年选树10位先进个人,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牢记科技报国为民的初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沙国河从事科学研究数十载,在固体燃料、化学激光器研究,特别是在激光化学基础研究上,做出了系统性、创造性的贡献。他设计、组装了我国第一台化学激波管,参与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化学激光器——光引发氯化氢脉冲化学激光器,并在此激光器上进行了国际上首次激光支持爆震波等离子体的屏蔽效应研究,在激光态分子传能研究中首次实验证明了单一叁重态传能通道间存在量子干涉效应;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除了在科研一线做出一系列突出贡献,年近七旬时,沙国河开始了一份新的科学事业——给中小学生做科普。近20年来,他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办公室里,播种下点点星光,将科学梦想洒向广袤大地。沙国河认为科学是一辈子的事,科学研究是一个无止境的事业,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现在,更要看将来,因此必须从娃娃抓起,及时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创新人才! 

 

  2005年,沙国河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小学生讲课。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科普活动。活动中,他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们对科学的向往。从此,科普便成了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沙国河是我国首位担当科普大篷车义务讲解员的院士科学家,并在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活动中心设立了我国第一个面向青少年的科普“院士工作站”,每周二、周四,不论刮风下雨,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院士工作站,为中小学生做科普实验演示,一站就是半天的时间。身边的人都劝他,年纪大了,能不能少讲几次课?沙国河却说,“我只要还能做得动,就会继续发挥余热,做更多的科普工作。”

  多年来,沙国河始终“执着”于亲自设计实验、购买实验材料、亲手搭建实验装置,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科普实验演示激发孩子对科学的热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年86岁的沙国河每天戴着口罩,甚至冒着风雪,步履蹒跚地走到他的办公室,打磨、组装实验器件,一待就是一天,一个一个小零件的调试,每个实验都经过上百次的试验,确保可以安全顺利地进行。至今,他亲自搭建的科普实验装置已达几十种。

  除了亲历亲为地投身于科普事业,沙国河还重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他积极资助贫困学生,并帮助一些偏远山区的学生解决上学难的问题,2005年至今,沙国河和其夫人共资助了26个贫困儿童。同时,沙国河经过长期的科普工作还发现,在课程设置上,中小学实验课所占比例偏小。于是,他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家建言献策,建议重视素质教育,加大对实验课的投入。

  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对国家、对科学、对下一代的热爱,近20年来,沙国河走遍了大连市城乡的几十所中小学,他也因为在青少年科普工作中的卓越贡献,被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大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终身成就奖”、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大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我们这一代人,是看到过祖国的科技落后局面的,让中国的科技力量强大起来,是我成长过程中逐渐明晰的梦想,相信也是全体科技工作者的梦想。现在,这一梦想需要传承,娃娃爱科学、学科学,就是我的中国梦。”这位已经耄耋之年的老院士,把他对国家的爱,都倾注在祖国下一代的培养工作上,他用极为“朴素”的方式,一生坚持着科技报国的信念。(文/卜叶、陈思 图/崔荣荣)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