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增强系统观念 科学稳步减碳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2-03-09

  本期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谷树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 刘中民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汉元

[video:20220309-中国纪检监察报-增强系统观念 科学稳步减碳-刘中民]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的目标,还提出多项具体任务。

  怎样坚持系统观念,科学有序稳步减碳?如何有效避免“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本期“两会连线”,邀请到三位代表委员,围绕如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讨论。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系统性变革,需要各能源分系统耦合互补

  记者:如何理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谷树忠:碳达峰碳中和表面来看是降碳,但碳主要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特别是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经济活动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方式不发生根本性转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降碳,而经济活动方式的转变,需要改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土地作用结构。这些结构性转变需要体制机制、法律规制等方面的一系列根本性变革,核心是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发展目标体系、改革评价考核制度,引导绿色低碳消费。

  刘中民:从全世界范围内看,能源要经历从高碳向低碳到无碳过渡的过程。当前,我们处于中间过渡的关键期。能源转型不仅关系到气候变化,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途、地球的前途息息相关。实现碳中和是一个大趋势,也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中国而言,这个任务更加艰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大方向,但也是一个互相协调的渐进过程。传统思维按照领域划分,煤讲煤的事、油气讲油气的事、风和光讲风和光的事,缺乏使不同类型的能源相互联系起来的技术。需要多种类型的能源耦合互补,各自发挥所长、规避短板,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联动形成合力。

  科学有效分配碳排放权,努力实现社会碳效率最大化

  记者: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您最关注哪方面的工作?

  谷树忠:在既定的碳减排目标约束下,科学有效地分配碳排放权,既是碳减排的需要,更是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为此,要将有限、稀缺的碳排放权配置到碳效率较高的部门、地区、行业、企业,努力实现社会碳效率最大化。规范碳排放权的配置,要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尤其要从碳排放权需求最为强烈的行业(如电力、水泥、钢铁等)做起,加强行业内部的碳排放权交易。也要看到,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政府科学有效的规制,特别是科学合理地在行业、地区之间分配碳排放权。

  刘中民:能源革命、工业革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其前提是科技革命。能源及工业技术的创新及耦合集成对于实现碳减排目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需要全局性顶层思维指导下制定技术发展路线图,找准关键点,集中力量快速突破一批新技术。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清洁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低碳化多能融合战略等方面部署了先导专项,一批新技术已经取得突破并进入工业示范或应用阶段。

  刘汉元:根据专业研究,碳中和可能是未来最大的经济市场。光伏行业最核心的可持续性发展点在于它的资源和环境友好性。光普遍存在,用它转变成电,使用后释放到大自然中的还是热量。此外,光伏使用到的原材料硅也是地球上最多的三大元素之一。但光仍然具有不稳定性,增加了电网调控、平衡的难度。整个电网要从原来集中式的发、供模式,转变成分散发、用模式,这需要能自动匹配、调度、平衡的智慧电网和智能电网。

  健全部门间工作协商协调机制,遴选代表性区域优先开展“双碳”综合示范

  记者:您认为如何实现科学、有序、稳步推进“双碳”工作?

  谷树忠:把握好先立后破原则,就是要先有替代的路径,特别是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时,首先要建立起能够支撑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新能源供给保障体系。其次,要进一步健全部门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协商协调机制,尤其要建立健全省市县级“双碳”工作协调机制。再者,重点建立健全“双碳”规划、标准体系,尤其要推动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双碳”规划。最后,重点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以及促进碳汇保护和建设的机制等。

  刘中民: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环境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很大差别。整体上实现“双碳”目标,应建立在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建议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在系统性布局的基础上,遴选代表性区域优先开展“双碳”综合示范,验证一批多能融合技术并开展集成示范,为全国同类型区域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

  刘汉元:建议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其发展速度,满足能源转型需求。此外,应尽快完善相关规范标准,配套相应政策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电动汽车成为电网储能终端,提高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造业零碳、低碳能源自给率。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s://jjjcb.ccdi.gov.cn/epaper/index.html?guid=1501301391698690049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