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王学松:难忘绵绵师生情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11

  ■本报见习记者 韩扬眉

  自1948年来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时称“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王学松一生与它结缘,从未离开。

  回望过去,让大连化物所研究员、离休干部王学松最难忘的,是与我国化学工程学家朱葆琳之间的那份绵绵师生情。

  “在职的40年,有幸几乎大半时间是在朱先生指教下度过的,他是我多年的好领导,也是我永世不忘的好老师。”王学松说。

  因为要给朱葆琳的第一位留学生作日语翻译,以及为其在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提供帮助,王学松与朱葆琳一起共事。1955年留学生毕业后,朱葆琳邀请王学松继续留在身边从事化工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

  王学松回忆道,当时组内只有五六个人,在朱葆琳的带领下,他们开展了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中的传热、传质、传动及化学反应(“三传一反”)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王学松所学专业是应用化学,最初对化学工程比较陌生。“朱先生的指导和培养,让我很快对化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学松十分勤奋,边干边学。他认真聆听朱葆琳讲课,先后进修了化工原理、化工数学等课程,很快掌握了如何采用相似理论、因次分析等方法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以及如何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等在孤立变数的条件下,求取使诸多化工参数相关的经验公式。

  与此同时,王学松的英语水平和查阅文献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知识的积累,为王学松日后在膜分离过程中,建立传质模型和准数方程等一系列传质系数奠定了基础。

  “走自己的路,创造自己的特色;(选择课题)国家最需要,我们最合适……”恩师的谆谆教诲,时至今日仍萦绕在王学松的耳边。特别是老师对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写作等能力的培养,最让王学松难以忘怀。

  在长期担任课题负责人和攻关组长期间,王学松产出了诸多优秀的成果。其中,“聚砜酰胺(PSA)微孔滤膜”研究获得了1985年中科院重大成果奖二等奖,相关成果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发表40余篇,出版专著4册。其中《现代膜技术及其应用指南》获得了大连市优秀著作一等奖,译著了《合成聚合物膜》两册(英、日文)。此外,在朱葆琳的指导下,他与课题组参与研制出氢火焰离子化鉴定器、毛细管色谱仪及大型制备色谱仪等,获得了国家发明奖。

  70年峥嵘岁月,大连化物所缘何能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和成就?在王学松看来,这与包括恩师在内的那些终生献身科技事业的科学带头人和杰出的老前辈是分不开的,这也是中国科学院整体“底蕴气质”之所在。

  在王学松心中,大连化物所是一颗“灿烂巨星”。他对这颗“巨星”有着殷殷希望:“面对新形势的要求,恳望前赴后继的每个大连化物所人,都能珍惜美好年华,充分迸发正能量,继承‘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大连化物所传统,促进祖国的科技事业加速腾飞。”

  “90周岁的我是被大连化物所孕育和塑造的,可以说这里是我科研生命的摇篮和智慧的源泉。我为能有幸在大连化物所这块科研圣地上添过砖、加过瓦而感到无比自豪。”王学松说。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11/351000.shtm?from=timeline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