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盛科普大餐让公众与科学零距离接触(大连日报2016-05-15)

  赵冠鸿 李虹莹 记者谢小芳  发布时间:2016-05-15

  来源:大连日报

  本报讯 激光和太阳光有什么不同?当今激光最大的应用是什么?为什么小孩身上带电几十万伏而不会触电?习大大亲自颁发奖状的成果有多牛?……5月13日、14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一场丰盛的科学大餐向公众免费呈现。今年是大连化物所对公众免费开放的第17个年头,组织者亮出了24个开放实验室、14场科普报告、260余名志愿者的强大科普阵容。来自大、中、小学校的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6700余人走进化物所,感受科学氛围、了解科研过程、体验科学乐趣、触摸科技前沿。

  生物技术楼一楼展位,一排桌子上放置着数十个培养皿,小朋友们兴奋地在培养皿内印上自己的手印。讲解员张素芳副研究员告诉记者,别看这些手印现在看不到,几天之后,手印上的微生物将会长大,你们就会用肉眼看到长满彩色微生物的手印。“到时,我就会把微生物手印的照片发给小朋友们。”张素芳说,“小朋友们不仅可以收获好奇和快乐,看到细菌长大是什么样子,还可以通过这个小小的实验,了解到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培养勤洗手的好习惯。”本届公众科学日中,具有互动内容的实验还有很多,比如“加入海水就能点亮一盏灯”的金属空气电池,在显微镜下观察微藻的结构,五花八门的有机显色反应等,参观者通过一个个亲身的实验操作,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收获了科学带来的神奇乐趣。

  上午9时,大连化物所会议中心座无虚席,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中,沙国河院士的科普讲座“奇妙的科学实验”开讲了。“神奇的激光、静电的产生与应用、马德堡半球、太阳能的应用、伯努利原理、小孔成像、光纤传输、磁悬浮、电磁感应现象、液氮的应用、视觉误差……”一系列的科学知识,在82岁高龄的沙国河院士手中,变成了一个个魔术表演,让台下听众们赞叹不绝。今年,除了沙国河院士以外,化物所还进一步增大了科普讲座的规模和数量:青年研究员和博士志愿者们带来了以燃料电池、生物质能源、激光、PM2.5、3D打印、摩擦与润滑为主题的多场科普讲座,报告总场次达到14场,场场爆满。

  光发射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紫外拉曼光谱、飞秒光谱与交叉分子束……这一个个“高大上”的、让人“不明觉厉”的名词,实际上都是高端先进的科学仪器。虽然这些名字有些让人“望而却步”,但在志愿者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有所收获。在刘建勇研究员的展位,聚集了层层的观众,刘建勇声情并茂的讲解让围观群众“点赞”,大家通过他的讲解,知道了飞秒是个多么短的时间概念,将分子“拍摄”下来需要多快的手法,不禁对面前这台巨大的仪器更生“膜拜”之情。

  在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众多观众在展板和模型前流连忘返。我们身边的塑料、合成橡胶、电视、冰箱、汽车内部构件等,都要用到烯烃。烯烃是由石油制得的,中国却是个富煤少油的国家,化物所通过自主创新,开辟了一条以煤代油的新途径,并成功实现了工业化,这项成果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听取了一席讲解之后,大家在赞叹之余,也对辛苦攻关的科研人员产生了敬意。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szb.dlxww.com/dlrb/html/2016-05/15/content_1266229.htm?div=-1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