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杨学明(新华网2009-10-10)

作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李芙萼 2009年10月10日 14:53:00  

来源:新华网   

2001年之夏,他从海峡彼岸走来了。在“海外漂泊”了十几年的青年科学家杨学明,重新回到了这块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土地。熟悉,因为这里是他曾经获得硕士学位的地方;陌生是因为它的巨变又使杨学明感觉自己仿佛来到一个新的城市。大连变了,化物所变了…所有这一切让他这位“海外游子”感慨万分…。  

他的梦想曾经从这里起飞,1985年获硕士学位后,他离别大连赴美深造,在异国它乡“一晃”就是整整10年。在那里,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度过了“博士后生涯”,导师是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教授。此时的杨学明已在国际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崭露头角。1995年底,他去了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继续他的科研生涯。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台湾,他始终奉行“研究是我人生的追求”这一信念,他潜心做学问,苦心钻研,精心设计出一台台新型的分子束装置,阐明了多项重要的化学反应模型,并将一个个国际奖项----------美国JILA 访问学者奖、国际ISI的经典引文奖、国际自由基会议布洛伊达奖等收入囊中。

1999、2000年,他的两篇重头文章陆续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Science》上登出……。

此时的他,事业如日中天,且手中还握有美国绿卡,然而就在2001年,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深感意外的决定,这或许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放弃”美国、离开台湾,奔向大连。他为什么“突然”把目光转向了祖国大陆? 那是这片科研热土在召唤他,是化物所提供的科研大平台在吸引他。他似乎听到了“改革开放、自知识创”那强劲的脚步声,他深感“在国内做出一流研究成果的环境已经形成了……。”杨学明认为,化物所给他的机会令他满意,使他有条件在现有的基础上把科研工作做得更高、更广、更深。

杨学明是带着“想法”回来的,他早就盘算好了:“回大连后第一项实验就是研究氟加氢反应共振态”。

可以说,“共振态”吹响了杨学明向“国际前沿”进军的号角……,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成果接二连三,“杨学明团队”已在国际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化学反应共振态”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而对于杨学明来说,却是他头脑中经常出现的深感兴趣的“科学难题”-----这是一种特殊的量子过渡态,控制着化学反应的速率、产物的分支比和量子态分布,对化学反应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由于过渡态所经历的时间一般在飞秒时间尺度,而处于过渡态的分子复合物又具有复杂的量子态结构,因此从实验上观测过渡态是物理化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挑战。20世纪70年代, 美国科学家根据理论计算,首先推测出氟加氢分子反应中有可能存在反应共振现象。随后的30多年时间,不断有实验科学家进行尝试,但由于诸多关键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始终未能从实验中观测到F+H2反应共振现象。 这30年来,无论理论还是实验均毫无进展。

杨学明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接触到氟加氢反应动力学的,他对前辈的工作有相当深入的思考。而在我国台湾工作时,他进一步接触到这个“热点”问题:“当时台湾原分所的刘国平研究员做了一个氟加氢化氘(HD)的反应,并在其中看到了共振现象,但并没有观测到氟加氢分子的化学反应共振态,使得这一共振态问题变得更加神秘和有趣。”这一科学问题的难度和意义深深吸引了勇于探索的杨学明,他决心破解这个困惑科学家几十年的“世界级谜团”……

杨学明将如何开始他的挑战呢?

很明显,商业用科学仪器和实验室现有装置均无法胜任杨学明想要开展的实验研究,而氢原子里德堡态飞渡时间谱技术结合精密的交叉分子束装置,恰恰是探索这一类实验的最强有力的工具,目前国际上仅发达国家的少数几个实验室拥有这类仪器并用于动力学研究。杨学明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高手,而且还是一个“研制仪器专业户”,在他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已有6台大型国际一流实验装置出炉,现在他决定填补国内空白、向难度更大的“氢原子里德堡态飞渡时间谱仪”发起进攻。他的建议得到了大连化物所的支持和中科院强有力的经费资助。

杨学明亲自设计仪器的关键部位----------主真空腔体, 并对仪器各部件进行了一系列独具匠心的改进,使它与国际上类似的仪器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独到之处。2004年10月新装置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并获得好评。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10/10/content_12206298.htm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