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包信和表面化学与催化领域的领军者(半岛晨报2009-10-18)

  首席记者王继富  发布日期:2009-10-18

  来源:半岛晨报

  包信和,江苏省扬中市人,无党派人士。198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1987年至1989年任复旦大学化学系讲师,1989年至1995年作为洪堡奖学金获得者赴德国马普协会柏林弗里茨·哈伯(Fritz-Haber)研究所进行了为期2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又继续在该研究所进行了4年的合作研究,1995年应聘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组组长,所长助理,副所长,所长等职,2009年3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是无党派人士中的杰出代表,曾担任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辽宁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催化领域的“国际专家”

  包信和长期从事表面化学与催化基础和应用研究,在催化选择氧化、界面和纳米催化以及甲烷催化活化等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系统、深入、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

  他首次发现了次表层氧对银催化氧化的增强效应,将催化调控从单纯的表层结构拓展到更深的次表层以及界面的层次,并将这一基于模型表面提出的概念拓展到了真实催化体系,成功制备了尺寸可控和结构稳定的纳米银催化剂,制备出高性能的FeO/Pt催化剂,成功地解决了燃料电池实用化过程中微量CO导致贵金属电极中毒等难题。

  他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碳纳米结构材料的催化研究,发现并从实验和理论上证实碳纳米管的限域效应对组装在其孔道内的金属和它的氧化物的氧化还原特性的调变作用,首次提出碳纳米管与催化剂粒子的“协同束缚”调变催化性能的概念,得到同行的高度认同。

  成功研制碳管限域的纳米金属铁催化剂,成功发明碳纳米管限域的Rh-Mn催化剂,发现了碳-氢键选择活化新过程等等。其取得的理论和实验成果在国际、国内相关领域形成了重要影响。他所带领的团队在纳米催化和碳催化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国际相关领域的重要团队。

  论文被引用超过2200次

  包信和共发表SCI论文322篇,其中在Nature Mat.(1)、PNAS(1)、Angew.Chem.(5)、JACS(7)、ChemComm(14),以及本领域权威期刊J.Phys. Chem.和J.Catal.(44)等影响因子大于4的刊物上发表论文89篇。至2009年3月,论文被他人引用超过2277次。

  包信和两次被科技部聘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第四届顾问组成员。任中科院-BP“面向未来的清洁能源”项目中方首席执行官,中科院-德国马普协会“纳米催化”伙伴研究组中方组长,国家外专局-中科院创新国际伙伴计划“化石能源洁净转化”项目负责人。

  他还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客座教授,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主任。第二十六届、二十七届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2009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四种身份均有杰出表现

  作为优秀的无党派代表人士,包信和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责。

  作为博士生导师,截至2008年,共培养博士40名、硕士7名,指导博士后4名,其中有12名博士获得各种冠名奖,为研究生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优秀的科研专家,包信和是1996-2000年度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其研究成果198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担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期间,包信和带领全所同志围绕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的发展目标,以科研工作为中心,积极探索先进的科研管理体制及机制,积极推动和组织研究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研究所的可持续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科学院组织对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考核评估验收时,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综合评价指标位居中国科学院38个高技术研究所之首。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epaper.hilizi.com/html/2009-10/18/content_160367.htm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