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喜庆六十华诞 (大连日报 2009-09-22)

锐意创新 协力攻坚 严谨治学 追求一流
大连化物所喜庆六十华诞
记者姜云飞 2009-09-22    来源:大连日报

  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庆典昨日在市广电中心剧场举行。六十年岁月如梭,大连化物所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在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资源优化利用、国家安全以及国民生命与健康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夏德仁在致词中说,化物所六十华诞,不仅是化物所的节日,也是城市盛事;大连化物所不仅是中科院的荣耀,也是大连这座城市的光荣。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辽宁省委书记张文岳,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辽宁省委副书记张成寅等分别为大连化物所所庆题词或发贺信、贺电。中科院原副院长杨柏龄、中科院副秘书长邓麦村到会祝贺。市领导夏德仁、李万才、田树军、曲晓飞、董长海、张荣杰、王艺波,以及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等众多两院院士参加了庆典。市政协副主席、大连化物所副所长李灿主持庆典。 

  省委书记张文岳在贺信中指出,六十年来,大连化物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大连化物所坚持把自身发展与服务辽宁相结合,突出特点,开拓进取,在能源可持续发展、资源优化利用等领域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为促进辽宁科学发展、加快实现全面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夏德仁在致词中赞誉大连化物所是“我国科技界一颗耀眼的明珠”,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辽宁特别是大连的软件、生物制药、新材料、数控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夏德仁指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会被淘汰;谁能以前瞻的眼光抢得先机,谁就能成为时代的大赢家。当前,大连的发展已进入十分关键的历史时期,面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大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地创造性实践。大连能否抓住新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占领危机后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以化物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夏德仁希望大连化物所继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进一步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大连更好地融入绿色、科技、创新的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汇聚更大的智慧和力量。大连市委、市政府也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化物所的发展,尤其是加快推进化物所长兴岛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60年来,一代代化物所人秉承着“锐意创新、协力攻坚、严谨治学、追求一流”的精神,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逐渐在催化化学、工程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色谱为主的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等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科研成果600多项,先后获得重大奖励194项,其中国家奖励80项,为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1998年启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大连化物所科研工作成果更加喜人,先后九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并研制出我国第一台“30千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姿态控制用肼分解催化剂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作出重要贡献;甲醇制烯烃产业化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为我国化工原料实现“以煤代油”的目标打下了基础。 

  建所以来,大连化物所造就了若干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及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先后有14位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在昨日的庆典上,化物所对十年知识创新工程十大重要科技成果进行了表彰。夏德仁、李万才等领导为部分获奖代表颁奖。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
http://dlrb.dlxww.com/gb/news/2009-09/22/content_2838255.htm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