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籍研究组长在大连化物所的科研生活(科学时报2008-12-28)

  Urs Welz-Biermann,德国人,1995年毕业于德国凯泽斯劳滕大学,1999年获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到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G.Olah教授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2000年8月加入德国Merck公司,从事离子液体研发工作。2008年1月受聘为大连化物所研究员,任离子液体组组长。 

  作为科研专家访谈组成员,笔者接到采访Welz-Biermann研究员的任务时,心情还是较为紧张的。一方面是因为采访对象是外国人,担心文化的差异造成沟通的障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Dr.Urs是大连化物所聘用的第一位外籍研究组组长,能否顺利采访未知因素很多。怀着这种忐忑的心情试着给他发了封电子邮件,出乎意料的是,不一会儿工夫,Dr.Urs回复邮件说下周任何一天都可以。笔者顿时高兴地跳起,暗自佩服德国人做事情的那股认真劲儿。 

  11月17日上午,凛冽的东北风使得初冬的天气格外地冷。笔者如约走进Dr.Urs的办公室,迎面而来的是Dr.Urs坦诚的笑脸。他热情地招呼笔者坐下,并递上咖啡,让笔者领略到Dr.Urs好客的绅士风度。在温暖的气息中,笔者开始了对Dr.Urs的访谈。说实话,为了作好这次采访,笔者还是颇花费了一些工夫,精心准备了诸多的问题。但笔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吸引Dr.Urs来大连化物所工作的原因是什么?”于是,笔者首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Dr.Urs。 

  Dr.Urs介绍说,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设计合成新型的功能性离子液体,探索离子液体作为介质在电化学、绿色化学、清洁能源、有机和无机合成、萃取和分离以及金属电镀等方面的应用。传统的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由于使用大量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离子液体可以替代或者减少易挥发有机溶剂的使用,以免除化学反应过程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或某些污染物的担心。目前,随着人们对离子液体认识的不断深入,离子液体绿色溶剂的大规模工业应用正在步入正轨,给人类带来一个面貌全新的绿色化学。 

  来化物所之前,Dr.Urs正在德国Merck公司从事离子液体研发及市场推广工作。Merck公司离子液体部发展的从无到有,5年的项目开发及2年的市场推广工作经历告诉他,还应该在离子液体研究上继续深入下去。于是经英国女王大学Seddon教授和BP-大连化物所洁净能源中心研发主任Martin Atkins的推荐,他来到大连化物所。Dr.Urs说,我了解到,大连化物所虽然有多个研究组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离子液体,但尚未有专门从事离子液体研究的团队,到大连化物所工作,不仅可以拥有与这些研究组合作的好机会,而且还会更好地促进离子液体研究及应用领域的开展与开发。 

  对于Dr.Urs这位大连化物所“大家庭”中的外籍新成员,笔者十分想知道他对大连化物所的印象如何?问题一提出,没想到竟然一下子打开了Dr.Urs的话匣子。Dr.Urs侃侃谈道了德国柏林与中国大连两座城市的对比,谈到了对大连化物所的印象。 

  在Dr.Urs眼中,大连是一个很中国化的城市,而柏林就像中国的北京、上海,是个国际化城市。来大连之前,他在德国的朋友都没听说过大连,他来之后,告诉德国朋友大连很漂亮,街上看到的外国人不多,是个中国化的开放城市。Dr.Urs说,到大连化物所工作后,自己的生活习惯改变了许多。在德国上下班乘车每天要花费两个多小时,而在大连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到实验室。所以,在德国根本没有时间晨练,而在大连他会每周两次利用早上的时间沿滨海路跑步晨练。说道跑步,Dr.Urs笑着说,下一次再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时一定跑完全程。或许是因为节省了上下班路途花费的时间,Dr.Urs说他在中国工作的时间比在德国长。说到这里,Dr.Urs告诉笔者,他的夫人说他每天24小时都在工作。 

  Dr.Urs说,对于我来讲,到大连化物所担任研究组长既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一种全新生活的尝试。我很高兴,不仅是因为大连化物所为我提供了跟德国相同水平的科研环境和条件,而且也因为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跟大连化物所一流的科研专家合作。对于大连化物所的研究员张涛、李灿、包信和、徐杰、杨学明和关亚风等这些世界知名专家学者,Dr.Urs在来大连化物所之前就早有耳闻,来所亲自接触了这些专家之后,更希望将来能有机会与他们合作。Dr.Urs坦率地说,能与大连化物所的一流科研专家合作尤其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转眼间,Dr.Urs在大连化物所工作近一年时间了。他参加过所里的足球赛,还想学习中文,但是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加快研究组下一步的发展、如何招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如何找到更好的合作项目、如何寻求更多基金支持上。正如Dr.Urs自己所言:“对于自己,在化物所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Dr.Urs坚定的目光告诉笔者,他会踏踏实实地去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在谈到前不久在大连和北京分别组织的第一届中德离子液体会议和亚太离子液体会议时,Dr.Urs那蔚蓝色的眼睛里闪现出成就感。在谈到对大连化物所未来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时,Dr.Urs希望大连化物所将来能够引进更多的外国人才来所工作,使大连化物所更加国际化。组里成员告诉笔者,由于中国与德国的实验安全标准不同,Dr.Urs愿意自己出钱给组内成员购买大家自己喜欢的有个性的安全眼镜,以便每个人进实验室都能记得也愿意戴,这种防护眼镜价格比普通防护眼镜要高上3倍。 

  采访结束时,笔者注意到Dr.Urs办公室窗台上那一株翠绿的节节高和挂在叶子上的红红的中国结,我想,这难道不正是Dr.Urs融入中国、融入到大连化物所这个“大家庭”的象征吗?在离开Dr.Urs办公室的时候,笔者不由在心底默默祝福Dr.Urs,祝福他带领的中国离子液体实验室能够根植在大连化物所这片沃土上,在科学的天空上飞得更高,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走得更远! 

  《科学时报》 (2008-12-26 B2 科苑走笔)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12/214387.html?id=214387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