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浩:一生科学梦想是强国(大连日报头版2014-01-11)

  记者 刘湘竹 发布时间:2014-01-11

  来源:大连日报头版

  □传承书香世家 为报国放弃留美机会

  □开创多个学科 为国家需要多次“转行”

  □设立“杰青”奖 不遗余力呵护年轻人才

  □心里挂念的永远是科研 一生挚爱古典音乐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这一奖项代表着我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每年只有不超过两人能获此殊荣。回望这份闪亮的名单,袁隆平、王选、吴良镛等名字都曾在其中。今年,这份代表最高荣誉的奖项授予了大连化物所张存浩院士,以表彰其对我国科学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这一奖项是对张存浩60多年科学生涯最精确的总结,也是对老人一生献身科研、爱护人才最高的礼赞。

  提起获奖,接受记者采访的张存浩院士说自己并不太兴奋,只是感觉要走的路还很长。从1950年回国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说自己的胆子没有当时那么大了,但是感觉更踏实了。虽然也曾设想过自己的科学梦,但是一辈子都是以国家所需为自己的科研任务,所以,自己最大的科学梦就是强国。

  传承书香世家 为报国放弃留美机会

  1928年2月23日,张存浩出生于天津的一个书香世家。姑父傅鹰是享誉中外的物理化学家,姑母是中国有机化学领域较早的女博士。1948年,张存浩赴美留学,1950年8月获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同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张存浩料定美国会很快阻止中国留学生归国,致使他的科学报国梦遭到延误,为此,他放弃了继续深造和国外多家单位给予的工作机会,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回到了当时条件还十分艰苦的祖国。

  张存浩老同事何国钟院士回忆说:“当年我们做试验都是在山沟,从选址到救山火都要自己做,试验过后有毒气体弥漫,一周只有周末能坐着敞篷解放车回趟家,即使如此,老张也坚持着。等到成绩出来了,他却把我的名字放在了前面。”“文革”期间,受到迫害的张存浩被气得连儿子名字都忘了,夫人更是一夜白头。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忘记科研,下乡时带的最多的依然是书。不会挑水的他常被老乡笑话在“扭秧歌”,但他研制了植物生长素在乡里推广,张存浩回忆起来竟然高兴地说:“那年产量很不错呢。”

  如今回望,张存浩的儿子张融说:“父亲当时留在美国也许会有更高的科学成就,但是父亲一辈子的梦想就是强国,所以,他一直都不曾后悔当时的决定。”

  开创多个学科 为国家需要多次“转行”

  回顾60多年的科研经历,张存浩将它分为5个阶段。到上世纪80年代前,每10年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他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而其中有个共同目标:为了满足国家需求。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石油资源十分匮乏,为解决国家急需,张存浩投身于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并在很短时间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庆油田发现后,煤代石油技术不再十分紧迫,但是张存浩当时的研究为今天大连化物所甲醇制烯烃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上世纪50年代紧张的国际形势,张存浩迅速转向火箭推进剂这一新领域,1968年成功研制出样机,并解决了燃烧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上世纪70年代,刚刚下乡回所的张存浩在艰苦的条件下,组建了激光化学实验室,对张存浩来说,这意味着又一次“改行”,化学激光成为了当时国家战略需要的前沿课题。

  张存浩回首当年说:“搞激光比搞火箭推进剂还难,主要是一无所有。资料、仪器、设备样样都缺,光谱仪、示波器什么都没有。”但以他的性格,愈是新的、难的前沿研究,愈是重要的任务,就愈不惧怕。这也就是他常说的在科研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最困难的时候,张存浩自己跑到中科院借经费。他说,当时和同事们都有去卖冰棍挣钱搞激光研究的准备。因为一直急国家所急,工作中又是争分夺秒地抢进度,所以张存浩得了个“张着急”的绰号。最终,他率领团队开展了我国第一个重要化学激光体系的研究,解决了化学激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超音速化学激光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化学激光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世纪80年代,张存浩开拓了我国短波长化学激光的研究方向,于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的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张存浩在研制化学激光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化学激光的机理和基础理论研究,开创了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此外,张存浩是“任务带学科”的典范。他在开创我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研究领域并取得了多项杰出成果的同时,还推动我国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等学科的建立和快速发展,创建了我国短波长化学激光重点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两个重点实验室目前均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化学激光和分子动力学的研究中心之一。

  设立“杰青”奖 不遗余力呵护年轻人才

  张存浩除了致力于科学研究,还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管理有颇多建树。他曾说:“对人才的重视是无论如何也不为过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张存浩曾担任第二、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首次在我国科技管理部门设立专门从事学风管理的机构,增设了管理科学学部。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科技投入还比较少,国内和刚回国不久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缺乏基本的科研条件和研究经费,他们的科研工作常常因此而受到影响,张存浩尽力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的张杰院士曾感激地说:“张存浩先生对我们的坚决支持,时时激励着我、温暖着我,使我在回国一年多时间内,与同事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994年,张存浩主持设立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年时间里,3000多位杰出的青年科学家获得资助,已有近200位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存浩还一直关心年轻人的成长,他把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奖金和在香港等地讲学所得的酬金全部捐赠给了大连化物所设立奖学金,以此激励更多的青年学者发奋学习。博士生石文波说:“我的每一篇文章张老师都细心修改,就连一个英文单词的表述他都会帮我斟酌,有一次老师甚至在病床上帮我改文章。一想起老师我就感觉到幸福。”他的学生解金春博士回忆说:“获首届吴健雄物理奖的那篇论文,张先生排我为第一完成人,把自己排在了最后。”

  心里挂念的永远是科研 一生挚爱古典音乐

  今年86岁的张存浩依然挂念着科研事业。每天早上7时起床读报之后,张存浩都会先给大连化物所打电话,详细询问课题的进展,然后再给试验场打电话询问激光实验进展。然后,他会上网查找国外的科技进展、批阅学生文章,夫人说他连标点符号都要改。中午12时到下午3时午睡过后,张存浩会坚持绕着家里走30圈,他算过一圈是37米。晚上他雷打不动收看《新闻联播》、读书,10时左右休息。除了对科研的一腔热忱,张存浩对生活要求很少,夫人说每次问他吃什么,他都会说吃什么都可以。

  除了科研,张存浩一生最爱的是古典音乐。对于不同的作曲家、乐队、指挥家,张存浩如数家珍,听古典音乐的习惯,张存浩坚持了一辈子。正是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张存浩有着广阔的视野,张存浩的秘书说:“一次去香港做报告,他从诸子百家到文艺复兴一直讲到改革开放,将科学发展的视野放得很宽。”张存浩说:“我特别喜欢读战争史,从中你可以找到更多的方法。”

  张存浩认为我国科研事业尤其是基础研究还应该有更大的投入,也必然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他说这些都靠年轻人了。他对年轻人说:“我也是在科研工作中,逐渐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人格。我们是在实践当中克服了很多障碍和困难,总结了很多经验,一点点成长起来的,我们走的路也不能说是很平坦的。年轻一代,也要准备克服一些比较大的困难。我希望年轻人能够闻过则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图片由大连化物所提供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szb.dlxww.com/dlrb/html/2014-01/11/content_955548.htm?div=-1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