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涛院士:带头研制催化剂“助推”神舟系列飞船升空(大连晚报2013-12-20)

  记者 卢真珍 发布时间:2013-12-20

  来源:大连晚报

  张涛院士简介

  张涛,1963年生于陕西省。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工业催化的研究,负责研制的新型催化剂应用于我国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领域,三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近期主要从事航天无毒推进剂催化分解技术、环保催化及催化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已获得授权专利60余件。获中国科学院“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是“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08年获中国催化青年奖,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所带领团队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本报记者卢真珍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已经结束,昨天公布的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中,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涛名列其中。

  张涛在过去三十多年中一直活跃在化学化工研究领域,是我国工业催化学术方向一位杰出的学术带头人。他面向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的重大需要,在纳米尺度直至单原子水平范围内,系统地研究了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构效关系,在孔径可控的新型载体、亚纳米和单原子分散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等方向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基础研究成为他所取得的多项杰出成果的科学基础。

  “单原子”铂催化剂大大提高贵金属利用率

  张涛所领导的研究组成功制备出世界首例具有实用意义的“单原子”铂催化剂。这是催化基础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进展,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hemistry》之后,引起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我国铂金储量并不充足,因此,如何提高贵金属的利用效率一直是催化剂制备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科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喜欢大群大群地团聚在一起的原子们乖乖地一个个排开,进而每个原子在催化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张涛说。这一直让全世界的化学家都伤透了脑筋。经过多年研究,张涛领导的研究组解决了这个世界性难题。铂的“单原子催化剂”威力无穷:催化活性比传统纳米催化剂提高了两倍以上,贵金属的用量却比原先下降了50%~90%,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这将大量节省铂的使用。

  肼分解催化剂助神舟系列飞船升空

  众所周知,从“神一”到“神九”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让世人看到了我国的航天实力。飞船的发射却离不开大连化物所张涛和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肼催化剂一直是张涛的研究重点,该团队所研制的长寿命肼分解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卫星、飞船的姿态控制。张涛带领的研究团队采用廉价的镍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实现了水合肼高效分解制氢。张涛和他的研究团队实现了非贵金属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高效分解水合肼制氢的过程,为开发高效氢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今,张涛发明的肼水燃料分解催化剂已成功应用于某型飞机并批量装备部队,开拓了推进剂催化分解技术在我国航空领域的应用;研制的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催化剂及系统成功应用于化学激光,对我国化学激光小型化和机动化起到了关键作用;研制的高效脱氧剂和反应器应用于神舟飞船和石化领域。

  在航天领域用催化剂模拟人的耗氧和产热指标

  不仅如此,张涛和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对我国航天事业从无人发展到载人飞行做出了重要贡献。从美国到前苏联,在发展到载人航天阶段之前,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动物飞行实验——所谓的“猴子阶段”。而中国航天人却跨过了这一阶段,直接从无人发展到载人飞行。中国航天人用化学手段在无人飞船上模拟出一个人,用它来模拟人类的呼吸、产热体温等。“这其实也是一个催化的问题。”张涛说,“需要寻找一种能缓慢稳定反应的催化材料剂,让化学反应跟人的呼吸一样,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并释放出热量温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涛和他的研究团队进行了艰苦研究,最终他们独创提出的“固体耗氧材料模拟人体耗氧和产热”技术及装置方案,成功真实地在神舟飞船上模拟了人体代谢的耗氧指标和产热指标。这项技术,在国内外载人航天领域属于首次应用。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szb.dlxww.com/dlwb/html/2013-12/20/content_945661.htm?div=-1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