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给汽车换“饲料”——把氢储藏制成“压缩饼干”(大连晚报2012-04-23)

  记者 张永广  发布时间:2012-04-23

  来源:大连晚报

  大连市首批领军人才风采

  人物简介

  陈萍

  1968年出生于山东。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清洁能源应用“储氢”材料领域研究专家。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研究至2008年回国。2009年入选辽宁省第五批“百千万人才工程”;2010年当选第二届“大连市归国留学人员创业英才标兵”并获“中国侨联侨界贡献奖”;2011年获“中国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同年底获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称号。

  ■文/本报记者 张永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干净整洁的白大褂,难掩她的优雅和美丽;伶俐清晰的言谈,透出她的自信与洒脱。她脸上挂着与生俱来的微笑就像一位邻家大姐让人倍感亲切。近日,记者在陈萍的办公室与她聊起了伴随她一生的事业——“储氢”材料研究。

  1997年陈萍在厦门大学完成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业后,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储氢材料,2008年回国来到大连化物所。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全球汽车业在寻找环保新能源方面发现一个替代能源——氢。但50多年来,氢能的发展一直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陈萍认为,一是燃料电池成本高;二是现有的储氢方式不够好,储量少;三是氢气的制造不够环保。“如果氢能可以实现便捷使用,不但会让汽车用上清洁能源从而极大地改善环境,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受益良多。”陈萍说,“我的工作就是把氢以最高效的形式储存,就像充电电池那样,用完了可以再充进去。”陈萍把自己的研究说得很轻松,“就是要让汽车吃上‘压缩饼干’”,年初她在做客北京电视台《北京客》节目时将这项研究比喻得更加形象。可实际上,这个问题困扰着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到现在为止,氢能始终未能商业化。

  2002年,陈萍创造性地将氮元素引入到储氢材料中,开创了金属氮基储氢材料体系,她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学期刊《自然》上,顿时轰动全球,从此全世界的储氢材料研究开始从金属拓展到非金属材料上。随后她又首次将正氢和负氢的作用机制应用于储氢材料和储氢过程的设计,并于2008年开创了金属氨基硼烷材料体系。这种材料储氢效率高,可在接近燃料电池工作温度91摄氏度下释放氢气,是目前最接近实用标准的储氢体系,已被美国能源部列为储氢目标材料体系。

  当记者问到氢能何时能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时, “这是早晚的事。”陈萍信心满满地说。她介绍说,美国和日本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计划在2015年进入市场,2025年大批量投入使用。“我们希望5 年内在储氢体系的研发上有所突破,之后就是应用。”

  提起自己结缘化学,陈萍还有个小秘密:小学的自然课上,老师讲电线插到水中能产生氢和氧,她竟把家中的台式收音机电线插进水里,“看见冒出气泡,我觉得特别好玩,尽管手麻了一下。”这就是陈萍和化学的第一次接触,从那时起,她便喜欢上了这个神奇的学科。高考时她以化学满分的成绩进入厦门大学化学系,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员,沿着这条科研之路一直走到今天。2011年,她被正式聘为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氢能与材料研究部部长,成为中国储氢研究的领军人物。同年8月,她被来自15个国家的同行全票选举为国际储氢筹划委员会委员,成为该委员会唯一在职的中方代表。

  尽管成就卓绝,但陈萍的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很多人看来,女人不太适合搞科研,整天身着白大褂泡在实验室,面对各种冰冷的仪器,对于很多追求时尚的女人来说的确无法想像。“我的女性同学和学生中,很多人后来都放弃了从事科研。但我认准的事就要坚持到底。”从她坚毅的眼神中,记者读出了女强人所特有的坚韧和果敢。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szb.dlxww.com/dlwb/html/2012-04/23/content_648949.htm?div=-1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