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实现水-油微液滴界面“接触起电”产氢反应的活性调控

近日,我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DNL0603组)王峰研究员、贾秀全副研究员团队与斯坦福大学Richard N. Zare院士团队合作,在微液滴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了雾化过程中水-油微界面“接触起电”产氢反应的活性调控。

研究团队基于微液滴的破碎起电效应,以及水-油界面存在的自发电荷转移特性,通过控制雾化破碎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实现了单位质量(克)微液滴带电量的调控(101000纳库仑范围内)。此外,研究人员利用电荷测量、电子顺磁共振谱(EPR)和气相色谱等表征手段发现水-油微液滴界面上存在微液滴向亚微米液滴转移电子的过程,从而提出了在电荷分离-中和机制作用下加速水产氢反应的新机制,并证明了生成的氢自由基等氢物种可进行原位还原二氧化碳反应。研究还发现,当加入表面活性剂破坏水-油微界面后,电荷分离和产氢活性也同时被抑制。基于上述发现,研究团队提出通过雾化增强水-油体系的产氢活性,有望实现含油废水的升级利用。

相关研究成果以“Sprayed oil–water microdroplets as a hydrogen source”为题,于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该工作共同第一作者是我所DNL0603组博士研究生陈徐锞、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夏宇博士和我所DNL0603组与郑州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伍迎凤。相关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文/图 陈徐锞)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4c01455

DICP科普一下∣破碎起电效应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