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发生发展的代谢特征和个体化用药研究》课题启动会议在我所举行

8月18日,由我所许国旺研究员负责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发生发展的代谢特征和个体化用药研究》课题启动会在我所举行,来自10个单位的子课题负责人和相关研究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启动会上,许国旺研究员系统地回顾了“十一五”期间项目的执行情况,并对“十二五”期间的研究目标提出具体要求,特别强调各子课题要针对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的要求,在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提升、诊疗产品、试剂盒或治疗方案方面进行重点攻关。随后,各子课题负责单位针对各自承担的具体任务进行了汇报,并就未来四年的研究计划进行了详细阐述。我所财务处高筠处长和财务处王悦应邀就《重大项目经费使用及管理》做了专题介绍。

本课题是《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课题之一,是继“十一五”课题《病毒性肝炎相关代谢紊乱的机制和用药指导研究》之后的滚动支持项目。本课题由我所负责,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第二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复旦大学参与。我所有1802研究组、1806研究组和1808研究组参加。

2011年6月,“十一五”课题《病毒性肝炎相关代谢紊乱的机制和用药指导研究》通过了由卫生部组织的课题任务验收工作。针对肝癌早诊及疗效改善等关键问题,从肝癌代谢紊乱及肿瘤微环境与肝癌的关系出发,发现了一批辅助肝癌早诊及判断复发转移的生物分子。其中由北大人民医院承担的“NY-ESO-1b多肽疫苗治疗肝癌” 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阶段,是我国第一个获得S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的肝癌治疗性疫苗。厦大中山医院开发的“肝癌手术计划系统” 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能够辅助实现复杂型肝癌的精准切除术。发表SCI论文90篇,申请发明专利35项(其中国际PCT专利2项),授权专利1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

《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发生发展的代谢特征和个体化用药研究》“十二五”课题计划利用4年时间,充分发挥课题组团队在基础及临床研究上的优势,在“十一五”研究的基础上,及时的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实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盒及治疗方案的批文申报,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实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降低我国肝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目标做出贡献。 (文/高鹏 图/侯晓莉)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